Copyright © 湖北黄冈旅游景点特色美食网 沪ICP备2024074473号
2024-12-23
黄梅县,坐落于湖北省东南部,黄冈市东南部,处于鄂、赣、皖三省交界之处。其北枕大别山,南襟长江水,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湖北最早迎接朝阳的地方,境内小池滨江新区更是湖北长江的第一站。这里历史悠久,文化底蕴深厚,是佛教禅宗发祥地、黄梅戏发源地、红十五军诞生地和国家级龙感湖自然保护区所在地,还享有武术之乡、楹联之乡、诗词之乡和挑花之乡的美誉。“黄梅戏”“黄梅挑花”“佛教禅宗祖师传说” 和 “黄梅岳家拳” 均被列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。在这片土地上,山水与人文相得益彰,共同编织出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,等待着游客们前来探寻。
五祖寺,坐落于湖北省黄梅县东 12 千米的东山之上,大别山主脉东端南沿,与九江隔江相望。它始建于唐永徽五年(公元 654 年),由禅宗五祖大满禅师弘忍创建,当时称东山寺,后世改称五祖寺,是佛教禅宗五祖弘忍大师说法道场,也是六祖惠能大师得衣之地。寺内建筑风格古朴典雅,主要建筑包括大雄宝殿、祖师殿、禅堂等。其整个佛寺建筑群依山势由上、中、下三部分组成,整体像古代宫殿建筑,为中轴线平等布局,层次分明,寺院建筑面积近 5 万平方米。四大主殿天王殿、大雄宝殿、毗卢殿、真身殿,依山势高低建于中轴线上,殿宇建筑斗拱交错。 五祖寺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,被宋英宗御赐为 “天下祖庭”,宋徽宗御赐为 “天下禅林”。这里还是著名的旅游胜地,在国际上,特别是日本、印度等东南亚国家享有盛誉。1985 年,经中国国务院批准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开放寺院;1994 年 11 月,在黄梅县召开的首届禅宗与中国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议上,确定五祖寺为中国禅宗发源地;2006 年 05 月 25 日,被中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寺内名胜古迹众多,从一天门到白莲峰,沿途有释迦多宝来佛塔、二天门、千佛塔、东塔林、十方佛塔、飞虹桥、求儿塔、油朴树、洗手池、法泉、通天路、授法洞、棋盘石、大满禅师塔、讲经台、象石、放光石、飞来石、德福石刻、白莲池、白莲峰、钵盂石、碧玉等几十处。其中,一天门为四足落地式青石门楼,高 3.3 米,宽 2 米,横跨东西南麓古驿道,北边通往五祖寺的三叉路口。释迦多宝如来佛塔位于一天门后面的小冈上,北宋宣和三年(1121 年)募化修建,塔体八角五级,高 6 米余,雕刻秀雅玲珑。天王殿始建于唐大中年间,为重檐歇山式建筑,殿门上方刻有宋真宗赐封 “真慧禅寺” 匾额,殿中供奉弥勒佛,后座新塑韦陀佛像,东西两旁塑有四大天王,分别执杵、琵琶、伞、蛇,身披铠甲。大雄宝殿位于天王殿后,始建于唐朝大中年间,现大殿为 1988 年修复,门楣上 “大雄宝殿” 四个大字为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所写。毗卢殿又名麻城殿,始建于唐大中年间,宋元符中重修,此后八百年间,历兴毁多达七次,现存麻城殿是明朝万历三十年重建,殿内造毗卢遮那佛像,殿名更正复称毗卢殿。传说在明代,麻城县遭遇水旱、瘟疫灾难,五祖寺施粥赠衣,扶危济困,麻城县百姓遂发愿建殿,所需砖石皆肩扛人抬、递相转运而来。真身殿又名祖师殿,为供奉五祖弘忍真身舍利坐像的殿堂,正面门上方悬挂原中佛协会长赵朴初题写 “真身殿” 匾额,殿塔合一,中部为正殿,后部为 “法雨塔”,即藏五祖真身处。
五祖寺周边自然景观优美,东山山势磅礴,景色宜人。登上山顶,可俯瞰山下的田园风光和远处的山峦起伏,感受大自然的壮美与宁静。寺内绿树成荫,古木参天,四季景色各异。春季,山花烂漫,香气四溢;夏季,绿树成荫,清凉宜人;秋季,枫叶如火,银杏金黄;冬季,银装素裹,宁静祥和。
黄梅四祖寺位于黄梅县城西北 15 公里的双峰山之中,是中国佛教禅宗第四代祖师道信大师的道场。寺庙始建于唐武德七年(公元 624 年),距今已有 1370 年的历史,是中国禅宗第一所寺院。它古称幽居寺,原名正觉寺,又名双峰寺,明正德、万历、清同治年间多次重建,终毁于兵燹。现存毗卢塔、众生塔、衣钵塔、灵润桥、四祖殿、蕉云阁及多方摩崖石刻等主要古迹。四祖寺在我国佛教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,在国际上,特别是在日本、印度、韩国、东南亚等国家和中国港澳台地区也享有盛誉,是著名的旅游胜地。
整个古寺建筑群依山顺势,由上中下三大部分组成,结构布局规范,层次分明,殿堂楼阁盘垣交错,层层叠叠,古色古香。主体建筑有天王殿、大佛殿、祖师殿、地藏殿、观音殿、课诵殿、衣钵案、钟鼓楼、大悲阁、法堂、禅堂、藏经楼、华严殿、半云底、方丈室等。山门为青白石条砌筑而成,高 7.8 米,宽 6.6 米,古色古香,雄伟壮观。入山门后,便能看到寺庙主体建筑群,现修复有天王殿、大雄宝殿、观音殿、祖师殿、禅堂、客堂、藏经楼、钟鼓楼、方丈室等殿堂楼阁,盘垣交错,金碧辉煌,门窗梁柱雕梁画栋,巧夺天工,殿内新塑的佛像法像庄严,栩栩如生,十分壮观。其中,大雄宝殿是按原貌设计修复的,工程建筑全部采用钢筋混凝土仿古结构,古色古香,殿为七大开间,进深五间,前后走廊,两层飞檐斗拱,36 根大柱落脚,建筑面积为 865.7 平方米,殿高 18.7 米,宽 34.1 米,长 25.7 米,其外貌造型在全国佛教丛林中堪称 “一枝独秀”。 寺内还生长有三棵古柏树,其中两棵龙柏树(俗称倒插柏),一棵云柏树 (又称祥云柏)。
四祖道信大师(580~651),俗姓司马,世居河内(今河南沁阳县),后迁蕲州广济(今湖北武穴市)梅川镇。12 岁投司空山僧璨禅师求解脱法门,言下大悟,摄心无寐,胁不至席六十年。21 岁于江西吉安受戒修学。越三年,闻璨和尚遍游江右告竣,归司空侍之,得传衣钵,为中国禅宗第四祖。大业二年(606),璨禅师寂。至庐山,住大林寺十年,研习止观。大业十三年(617),38 岁,住吉安祥符寺,令城中禁屠念 “摩诃般若波罗蜜多” 解围城之困。唐武德七年,蕲州道俗请师至黄梅造寺,见双峰有好泉石,一住近三十年。大敞禅门,聚徒五百人,自耕自足,勤坐为本。著《菩萨戒本》一卷以传戒法;又撰《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》,教人修习一行三昧以明心地。以农养禅,行证并重,禅戒合一,融摄止观等一切法门。蕲州双峰多有得果之人。其忍禅师,承信禅师后,法妙人尊,时称东山法门;荆州法显,受 “出要之方,降心之术”;衡岳善伏,得 “入道安心” 之法;荆州玄爽 “亟发幽微,唯存摄念,长坐不卧,系念在前”;牛头法融,则悟 “百千法门,同归方寸,河沙妙德,总在心源” 之旨;新罗法朗,秉法东归,开海东禅道之滥觞。四祖及其六大神足,不仅神州禅门法运之所系,新罗法朗实海东禅道奠基人。永徽二年(651),祖命弟子造塔于寺之西岭。同年古历闰九月初四,自入塔中,垂诫门人,言讫而寂,世寿七十有二。第二年,塔门自开,肉身不朽,众迎真身回寺供奉。唐代宗敕谥 “大医禅师”,塔曰 “慈云”。
四祖寺所在的双峰山,海拔 1000 余米,亦名西山、破额山,是大别山前沿主峰之一,为风景宜人的休闲避暑胜地。唐代大诗人柳宗元曾赞美破额山:“破额山前碧玉流,骚人遥驻木兰舟。春风无限潇湘意,欲采萍花不自由。” 这里的自然景观与寺庙建筑相互映衬,构成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卷。春季,双峰山万物复苏,山花烂漫,寺庙在繁花的簇拥下更显生机;夏季,山间绿树成荫,清风拂面,是避暑的好去处,寺内的清凉与山外的炎热形成鲜明对比;秋季,山上枫叶渐红,银杏金黄,古寺在斑斓的色彩中更具韵味;冬季,白雪皑皑,双峰山银装素裹,寺庙庄严肃穆,宛如仙境。
老祖寺,古名紫云山寺,坐落于黄梅县境北端的紫云山莲花峰下。据史料记载,乃东晋太和年间,由印度来华高僧千岁宝掌禅师开山创建。据传宝掌禅师比禅宗初祖达摩来中国还早 300 余年,当其行化紫云之时,恰值禅宗四祖道信、五祖弘忍住持破额、冯茂二山,因其年高岁长,人皆称之老祖,尊其所创伽蓝为老祖寺。
寺院周围群峰耸立,危岩参天,云雾缭绕,苍松翠竹,风光秀丽,乃不可多得之人间仙境、避暑胜地,有 “紫云佛国” 之美誉。周围群峰环绕,山峦起伏,仿佛一朵盛开的莲花,老祖寺就位于莲花的中心。山上植被茂密,四季常青,空气清新宜人。春季,漫山遍野的野花竞相开放,香气扑鼻;夏季,绿树成荫,凉爽宜人,是避暑的绝佳之地;秋季,枫叶如火,层林尽染,给人以美的享受;冬季,白雪覆盖,银装素裹,宛如童话世界。
老祖寺自宝掌禅师开山以来,历代高僧辈出,盛时有 600 多僧人常住。相传宝掌和尚圆寂百年后,六祖惠能的三传徒孙天王道悟卓锡登临紫云,居宝掌故址,扩建寺院,缘得乌沙潭龙王力助,粮、木俱全,因此老祖寺前至今尚有 “出米池”、“出木池” 等神传遗址。宋、元、明期间有静川、道安、香村等高僧大德继席于老祖寺,清有顺治皇帝赐封为圆照国师的慧恩法师住山持戒。由于明朝兵部尚书汪可受在紫云山建挪步园山庄,老祖寺也并入了有 “小庐山” 之称的挪步园风景区。因此老祖寺虽地处山泽,而声名远播,自古就有许多僧儒名家前来观光游赏,留下了许多诗文题咏。
该寺在历史上几经兴衰,由于历代兵乱所致,曾几度废毁,昔日梵刹仅存瓦房数间,一片荒凉。2005 年,全国政协委员、中国佛协副会长、四祖寺现任方丈净慧大和尚发愿再振名蓝,鄂东古刹得以重辉,成为避暑览胜、礼佛参禅的现代旅游景区。2005 年老祖寺开始重建,2009 年 10 月 27 日,黄梅县举行老祖寺重建落成暨开光庆典,景区目前共有莲花桥、讲经台、菩萨洞、紫云霁雪、龙溪潭等 28 处景点。 新建的老祖寺建筑风格独特,既保留了传统佛教建筑的韵味,又融入了现代建筑的元素。寺庙的殿堂、楼阁错落有致,布局合理,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谐统一。寺内的佛像造型精美,庄严肃穆,令人心生敬畏。
挪步园,旧名萝葡园,位于黄梅县紫云山正南面,纵横 10 公里,方圆 25 公里,与江西庐山牯岭隔长江相对峙,素有 “小庐山” 之称。它因明朝兵部尚书汪可受 “挪一步” 而建此园得名。这里奇峰险崖,雾海流云,层峦叠嶂,变化莫测。龙泉劈山而下,苍林翠竹形成妙绝风光,森林覆盖率达 95%,是著名的避暑胜地和大型天然氧吧。园区海拔在 800 至 1244.14 米之间,年平均温度 22.8℃,有 300 多种草本植物和 400 多种木本植物。 挪步园曾是明末兵部尚书汪可受颐养天年的地方,现有 50 多处风景名胜点,东有老祖寺、出米石、紫云瀑布、紫云霁雪、龙水洞、万堡寨、五福泉;西有云天峰、拨云台、七仙岩、仙女松、天鹰石、火焰峰、天灯塔;南有巢云寺、静峰柏、古白果、金扁担山、寄马寨、鸡冠石;北有紫云山双峰尖、神仙洞、修书洞、三仙石、天泉池等,是一处得天独厚的避暑度假休闲胜地。
龙感湖,位于长江中下游,地处鄂、皖、赣三省交界处,属于淡水湖泊,为安徽省宿松县与湖北省黄梅县共有,全湖面积达 420 平方千米,是长江中游的重要蓄洪区域,也是宿松、黄梅及湖区华阳河农场的水产基地和重要的粮食基地。1955 年,长江水利委员会正式将宿松龙湖和黄梅感湖合称为龙感湖。2009 年,龙感湖获批成为湖北省首个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,其是古 “雷池” 和古彭蠡泽的一部分,属于湖北第五大湖泊,被誉为 “水乡湿地,候鸟天堂”,同时也被誉为 “中国白头鹤之乡”。
龙感湖是湖北省重要的湿地保护区之一,拥有丰富的湿地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系统。这里湖岸线曲折,湖泊中红莲绿荷相映成趣,渔舟在湖面上游弋,呈现出一幅美丽的水乡画卷。湖内水生植物繁茂,为众多鱼类和鸟类提供了栖息和繁衍的场所。每年冬季,大量候鸟在此栖息越冬,其中包括白头鹤、黑鹳、白鹤、东方白鹳、大鸨等珍稀鸟类,它们或在湖面上觅食,或在天空中翱翔,场面十分壮观。 龙感湖自然保护区的建立,对于保护湿地生态环境、维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。如今,这里已成为观鸟爱好者的天堂,他们纷纷前来观赏候鸟的美丽身姿,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魅力。
东山问梅村,坐落于大别山南麓、黄梅五祖景区内,地理位置得天独厚。它荣获诸多荣誉,如湖北省文旅高质量发展创新案例文旅小镇(村)等称号,还被评为 “2023 年湖北省夜间消费集聚区”“湖北省中小学研学实践基地”“湖北网红赏花打卡地” 等,其客栈也多次获奖,彰显出独特的魅力与影响力。
问梅村的建筑风格独具特色,一砖一瓦皆着唐之风格、取宋之精巧,高低错落的流线布局,形成自然起伏、疏密有致的空间节奏感,汲取了中国传统园林精髓,叠山、理水、建筑、花木相互映衬,完美体现 “疏密得宜、步移景异” 的境界。这里共有 400 多家客房,总建筑面积约 33000 ㎡,是鄂东地区规模最大的文旅客栈组群。分为 7 大主题,即东坡文化主题、稻香文化主题、湖光山色主题、黄梅挑花主题、戏曲文化主题、书香文化主题、亲子主题;共 8 个院落,即金粟院、稻香居、梦梅坞、凭阑处、元青舍、尚书苑、天仙配、怡怡堂。其中主街以创意零售、文化体验、特色餐饮和休闲娱乐业态为主,辅街则以高端山水主题住宿业态为主,为游客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。
村内还拥有丰富多样的特色文旅项目,如问梅村商业街,游客可以在这里尽情购物,挑选具有地方特色的纪念品;大型光影秀 “风从东山来”,运用高科技手段,打造出美轮美奂的光影效果,让游客沉浸其中;东山博览馆,展示了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,是了解黄梅文化的重要窗口;稻田乐园及凤源里中式合院等,则为亲子研学、康养度假提供了绝佳的场所。此外,还创新改编了《天官赐福》《绣娘招亲》《戏梦天仙》等一批经典剧目和演艺节目,引进无人机、凤凰飞天、烟花大赏等科技演艺节目,通过精彩的表演,让游客深入感受黄梅戏等非遗文化的魅力。
在旅游服务方面,东山问梅村也表现出色。它具备参观游览、康养度假、文化体验、亲子研学、演艺游乐、商务会展等多种服务功能,能够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。游客在这里可以品尝到地道的黄梅美食,体验传统的手工艺制作,还可以参加各种文化活动,深入了解黄梅的历史文化。其在携程、美团等 OTA 平台综合评分长期保持 4.8 分以上,其中抖音用户评分 4.9 分,位居全国前列,稳居黄冈地区景点人气榜、收藏榜、热销榜榜首,这充分体现了游客对其的高度认可和喜爱。无论是休闲度假还是文化探索,东山问梅村都能给游客带来难忘的体验。
绣娘田园位于黄梅县杉木乡境内,总面积 5000 亩,是一个依托绿色生态、田园风光、非遗文化等优势资源,精心规划建设而成的田园综合体。它以 “农旅融合、文旅互动、三产融合” 为发展理念,致力于打造集观光、游乐、研学、酒店、购物、美食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旅游度假区,为游客提供了全方位的乡村旅游体验。
园区主要分为传统农业体验区、特色美食体验区和现代农业体验区三大区域。传统农业体验区设有农耕文化展示馆,馆内陈列着各种古老的农耕器具,如犁、耙、耧车等,通过实物展示和图文并茂的介绍,向游客生动地展现了传统农耕文化的发展历程和魅力。在这里,游客还可以亲自参与农事活动,如耕地、播种、收割等,感受农民劳作的艰辛与收获的喜悦。特色美食体验区汇聚了黄梅当地的各种特色美食,如黄梅鱼面、黄梅禅宗、黄梅挑花等。游客可以品尝到原汁原味的黄梅鱼面,这种用鱼肉和面粉制成的面条,口感鲜美,富有弹性;还可以品尝到黄梅禅宗,这是一道具有佛教文化特色的素食菜肴,清淡爽口,营养丰富。此外,特色美食体验区还设有美食制作工坊,游客可以在这里学习制作黄梅特色美食,亲手制作的美食不仅可以自己品尝,还可以作为伴手礼送给亲朋好友。现代农业体验区则引进了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,展示了现代农业的魅力。这里有智能温室大棚,大棚内种植着各种珍稀花卉和蔬菜水果,如蝴蝶兰、草莓、西红柿等。游客可以在大棚内参观游览,了解现代农业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,还可以亲自采摘新鲜的蔬菜水果,品尝大自然的馈赠。
绣娘田园的四季风光各异,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魅力。春季,园区内繁花似锦,桃花、杏花、梨花竞相开放,形成一片花的海洋。游客可以漫步在花海中,欣赏美丽的花朵,呼吸清新的空气,感受春天的气息。夏季,绿树成荫,荷花盛开,园区内的湖泊成为了游客避暑的好去处。游客可以在湖边垂钓,享受悠闲的时光;还可以乘坐游船,欣赏湖中的美景。秋季,是收获的季节,园区内的农作物成熟,果实累累。游客可以参加采摘活动,亲手采摘各种新鲜的水果和蔬菜,如葡萄、苹果、南瓜等,体验丰收的喜悦。冬季,园区内银装素裹,别有一番景致。游客可以在这里品尝到热气腾腾的农家菜,感受到乡村的温暖。 此外,园区还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娱乐活动。儿童乐园里有各种游乐设施,如滑梯、秋千、跷跷板等,孩子们可以在这里尽情玩耍,享受快乐时光。动物园里有孔雀、猴子、梅花鹿等多种动物,游客可以近距离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性,与动物互动。还有农耕体验活动,游客可以学习耕地、播种、浇水、施肥等农事技能,体验农民的生活。 绣娘田园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。它通过发展旅游产业,带动了当地农民就业增收。园区内的工作人员大多是当地农民,他们经过培训后,在园区内从事导游、餐饮服务、农事活动指导等工作,收入得到了显著提高。同时,绣娘田园还带动了当地农产品的销售,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。许多游客在游玩后,会购买当地的特色农产品,如黄梅鱼面、黄梅禅宗、黄梅挑花等,这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,也提高了当地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。此外,绣娘田园还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,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,如黄梅戏表演、非遗文化展示等,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黄梅的传统文化,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柳林玫瑰谷位于湖北省黄梅县柳林乡,这里是一片迷人的自然奇观。玫瑰谷观光园占地 1200 亩,其中种植玫瑰 1100 亩,园内种有红、黄、粉、紫、黑、白、蓝七色玫瑰 20 多个品种。当玫瑰盛开的季节,整个园区宛如一片绚丽多彩的花海,微风拂过,花香四溢,令人陶醉。每一朵玫瑰都娇艳欲滴,红的似火,粉的如霞,白的像雪,色彩斑斓,相互交织,形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。游客漫步其中,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,尽情感受着大自然赋予的温馨浪漫与情调,是休闲、观光、婚纱摄影的绝佳去处。
而玫瑰谷漂流更是极具特色,拥有世界最长滑道 1904.7 米,世界最大垂直落差 215 米,全长 6.1 公里的漂流河道,漂流起点至终点总落差达 215 余米,河道两侧山高林密,鸟语花香。其中一个单体最高落差 130 余米,漂流过程中,游客将体验到惊心动魄的刺激感。橡皮艇在湍急的水流中飞速而下,溅起层层水花,让人心跳加速。在经过落差较大的地方时,橡皮艇仿佛从空中坠落,瞬间失重的感觉让人忍不住尖叫。同时,沿途的自然风光也尽收眼底,青山绿水相伴,给紧张刺激的漂流增添了一抹清新与宁静。
蔡山晋梅,因生长在湖北省黄梅县蔡山镇的江心寺旁而得名。蔡山位于黄梅县城西南约 35 公里处,山中有一座寺院叫江心古寺,寺旁的晋梅相传是东晋高僧支遁亲手所植。这株晋梅堪称中国古梅中的传奇,它树龄约 1600 年,是世界上最老的梅花寿星之一,也是我国四大古梅之一,被誉为稀世国宝和千古奇葩。
晋梅常常一年之内两度开花,花为白色,花蕊粉红,具有极高的观赏与研究价值。它历经无数风雨沧桑,树皮褐色且布满皱纹,苔藓密布,显得古朴而苍老,树干曲虬蜿蜒。树高近 8 米,扁圆形树冠,冠幅 7 米有余,全株朝北卧倾,枝条散垂。尽管主干部分木质已蛀空透光,伤面约占心材的三分之一,但树皮基本完好,这也是它能存活千年的重要原因。 古往今来,众多文人墨客都为蔡山晋梅留下了诗词佳作。唐代诗仙李白夜宿江心寺,写下了 “危楼高百尺,手可摘星辰。不敢高声语,恐惊天上人。” 的千古名篇,虽未直接描写晋梅,但也为这片土地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。清代杨自发的《江心寺》题壁诗中提到 “支遁栽梅尚著花”,明确记载了支遁植梅之事。清代胡驾生在《蔡山寺・五律》中也有相关描述。这些诗词和记载都见证了蔡山晋梅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。它不仅是一株梅花,更是梅花文化的重要象征,代表着坚韧、高洁的品质,在地方文化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,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赏、品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