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opyright © 湖北黄冈旅游景点特色美食网 沪ICP备2024074473号
2025-01-01
黄冈,这座位于湖北东部的历史名城,恰似一颗镶嵌在华夏大地的璀璨明珠,散发着悠悠古韵。它枕江偎山,自然资源得天独厚,历经岁月的洗礼,积淀了深厚且独特的人文底蕴。古往今来,诸多文人墨客在此留下足迹,或挥毫泼墨,或浅吟低唱,为这片土地增添了无尽的文化魅力。
提及黄冈,就不得不说那位在中国文化史上熠熠生辉的大文豪 —— 苏东坡。北宋元丰二年十二月,苏轼因 “乌台诗案” 仕途受挫,被贬至黄州担任团练副使。彼时的他,虽身处逆境,政治失意,生活困窘,但黄州的山水、百姓却给予了他温暖与慰藉,也让他在文学与美食的天地里开辟出了新的境界。
在黄州东坡躬耕的岁月里,苏轼寄情山水,与百姓为友,闲暇之余醉心于烹饪研究,亲自操刀烹制各类菜肴,而 “东坡肉” 便是其中最负盛名的杰作。这道佳肴诞生于偶然,却因苏轼的才情与智慧,成为了传世经典,承载着千年前的烟火气息与人文情怀,从黄州走向大江南北,历经岁月流转,至今仍散发着迷人的魅力,让无数食客为之倾倒。
苏轼被贬黄州时,生活虽清苦,却未被困境磨灭对生活的热爱。彼时的黄州,物产丰富,尤以猪肉产量颇高,价格低廉,寻常百姓家的餐桌上时常可见。苏轼本就钟情于猪肉的醇厚滋味,又鉴于经济状况,便常常购买猪肉,亲自动手烹制,探索各种烹饪方式,试图将这普通的食材化作美味佳肴。
一日,家中来了几位志同道合的友人,苏轼满心欢喜,欲以美食相待。他将一块方正的五花肉洗净,放入锅中,添上适量清水,放入葱姜蒜等去腥增香的调料,而后以小火慢慢煨煮。肉在锅中 “咕嘟咕嘟” 地冒着香气,苏轼却因与友人聊得投机,沉醉于诗词歌赋、家国天下的探讨中,一时忘却了锅中之事。待棋局终了,他才猛地想起,匆忙奔向厨房,心中暗自懊恼,以为这一锅肉定是焦糊不堪,难以下咽。未曾想,揭锅的瞬间,一股浓郁醇厚的香气扑面而来,只见锅中的猪肉色泽红亮,宛如被夕阳余晖浸染,在汤汁的包裹下,愈发显得诱人。用筷子轻轻一戳,肉质软烂,入口即化,肥而不腻,瘦肉部分鲜嫩多汁,丝丝入味,众人品尝后赞不绝口。苏轼也惊喜不已,由此得到了灵感,尔后如法炮制,每一次烹制都精心把控火候与调料,这道菜愈发美味。
此后,苏轼还将烹制这道菜的经验凝练成一首《猪肉颂》:“洗净铛,少着水,柴头罨烟焰不起。待他自熟莫催他,火候足时他自美。黄州好猪肉,价贱如泥土。贵者不肯食,贫者不解煮。早晨起来打两碗,饱得自家君莫管。” 这首诗不仅记录了东坡肉的烹饪秘诀,更流露出他在困境中豁达洒脱、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这道由苏轼创制的美味在黄州当地渐渐传开,百姓们纷纷效仿,因其为东坡居士所创,便亲切地称之为 “东坡肉”。
后来,苏轼仕途变迁,调离黄州,先后前往杭州、徐州等地任职。所到之处,东坡肉的独特风味也随之传播开来。在杭州,东坡肉更是备受欢迎,成为当地一道家喻户晓的名菜。相传,苏轼在杭州为官时,组织民众疏浚西湖,筑堤建桥,造福一方百姓。百姓们为表感激之情,听闻苏轼喜爱吃猪肉,便纷纷送来自家养的猪。苏轼推辞不过,便指点家人将猪肉切成方块,按照黄州时的做法,加入当地特有的黄酒、竹笋等食材,精心烹制后分发给百姓。众人品尝后,对这美味的东坡肉更是喜爱有加,口口相传,使得东坡肉在杭州声名远扬,成为了杭州美食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。
岁月悠悠,朝代更迭,东坡肉却始终承载着苏轼的才情与百姓的喜爱,跨越时空,流传至今。它不再仅仅是一道美食,更是一种文化符号,将苏轼在黄州那段艰苦却又充满诗意的岁月,以及他豁达乐观的精神,深深烙印在中国饮食文化的长河之中,成为无数人舌尖上的眷恋,心中的一抹温暖记忆。
黄冈东坡肉之所以独具风味,首先得益于对食材的严苛甄选。当地的黑毛土猪,在大别山的青山绿水间悠然生长,吃着天然的草料、谷物,呼吸着清新的空气,肉质紧实,纹理清晰,饱含着浓郁醇厚的肉香。其五花肉部分,肥瘦比例恰到好处,肥的部分晶莹剔透,如羊脂玉般温润;瘦的部分色泽红润,丝丝分明,蕴含着丰富的蛋白质。与普通猪肉相比,黑毛土猪的脂肪含量更低,胆固醇含量也相对较少,营养更为丰富,是制作东坡肉的上佳之选。
除了主角五花肉,搭配的食材也独具匠心。干豇豆,选用当地农家晾晒的新鲜豇豆,经阳光的洗礼,脱水而成。它质地柔韧,豆香四溢,在炖煮过程中,能够充分吸收肉汁的醇厚滋味,同时又为整道菜增添了一抹独特的田园风味。小花菇,生于大别山的密林深处,汲取着天地之精华,菇盖圆润饱满,纹理细腻,散发着浓郁的菌香。与东坡肉一同烹制,香菇的鲜香与猪肉的醇厚相互交融,使得菜品的味道层次更加丰富。再加上本地老姜、葱的去腥增香,以及红枣的清甜点缀,这些来自黄冈大地的馈赠,共同为东坡肉的美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制作黄冈东坡肉,宛如一场精心雕琢的艺术之旅,每一个步骤都蕴含着先辈们的智慧与传承。
首先,将选好的带皮黑猪肉在砧板上精心修平整,用明火将肉皮上的余毛烧至焦黑,而后轻轻刮洗,直至肉皮微黄,焕发出诱人的光泽。这一步不仅去除了杂毛,还使得肉皮在后续的烹制中更加香脆。处理好的猪肉放入清水锅中,加入姜片、葱段,大火烧沸,让血水与杂质随着腾腾热气消散,捞出后用肉叉在肉皮上细密地刺孔,使其在炖煮时能够更好地吸收汤汁,再摊凉备用。
接着,热锅凉油,放入姜、葱爆香,待香气四溢时,加入肉块翻炒,直至炒出油分,此时肉香扑鼻而来。倒入足量的黄酒,随着 “呲啦” 一声,酒香瞬间弥漫整个厨房,酒精的挥发带走了肉的最后一丝腥味,同时为东坡肉赋予了独特的醇厚酒香。烧开后,依次加入酱油、东坡蜜酒、精盐和秘制酱料包,酱油为肉上色,使其色泽红亮诱人;东坡蜜酒则增添了一抹淡淡的甜蜜与果香;秘制酱料包汇聚了多种香料的精华,是各家大厨的不传之秘,让东坡肉的味道更加醇厚浓郁。
大火烧开后,转小火焖烧约两个半小时,这是一场耐心与时间的较量。锅中汤汁在小火的慢熬下,逐渐变得浓稠,如琼浆玉液般包裹着每一块猪肉,肉香、酒香、酱香交织在一起,愈发浓郁醇厚。期间需不时查看,确保火候均匀,让每一寸肉质都能在这温柔的热力下变得软烂入味。最后改中火收汁,汤汁在热力的作用下,变得浓稠如蜜,紧紧锁住肉的鲜味。
出锅后的东坡肉,皮朝上放入碗中,将事先煮熟的豇豆、小花菇、红枣精心摆放其上,宛如一件精美的艺术品。上桌前,再将其放入蒸笼蒸透,让各种食材的味道再次融合升华,扣装在保温肉罐中,确保食客品尝到的每一口东坡肉,都热气腾腾,鲜香四溢。
刚出锅的黄冈东坡肉,宛如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呈现在食客眼前。色泽酱红,宛如被夕阳余晖轻抚,熠熠生辉;肉皮微微皱起,闪烁着诱人的光泽,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。用筷子轻轻夹起一块,肉质酥烂,如同豆腐般嫩滑,却又不失其原本的形态,颤颤巍巍间,香气四溢。送入口中,瘦肉部分丝丝分明,不柴不硬,鲜嫩多汁,咀嚼间肉香四溢;肥肉部分入口即化,肥而不腻,只留下醇厚的脂香在舌尖萦绕。整体口感香糯微甜,咸鲜适度,每一口都让人陶醉其中,欲罢不能。
那独特的酒香、酱香与肉香完美融合,形成一种醇厚而浓郁的复合风味,在口腔中层层绽放。初尝时,酒香率先冲击味蕾,带来一丝微醺的畅快;继而酱香紧随其后,浓郁醇厚,为肉香增添了深邃的底蕴;最后肉香弥漫整个口腔,鲜嫩多汁的肉质与丰富的油脂香气,让人回味无穷。搭配上软糯的干豇豆、鲜香的小花菇,以及清甜的红枣,各种食材的味道相互交融,又各自独立,为东坡肉增添了丰富的口感层次,每一口都能品尝到不同食材带来的惊喜。
许多外地游客慕名而来,只为一尝这传说中的美味。曾有一位来自南方的食客,初尝黄冈东坡肉时,便被其独特的风味所折服。他感慨道:“以往吃过的红烧肉,要么过于油腻,要么口感单一,而这黄州东坡肉,却将肥瘦的比例、调料的搭配把握得恰到好处,一口下去,既有肉的醇厚,又有香料的馥郁,还有那淡淡的酒香,实在是令人惊艳,不愧是传承千年的美食。” 还有本地的老饕,对东坡肉更是情有独钟,闲暇时光,总会约上三五好友,相聚在熟悉的酒楼,点上一份热气腾腾的东坡肉,配上几杯美酒,畅谈人生百态,在这美味中找寻生活的惬意与满足。无论是达官显贵,还是市井百姓,黄冈东坡肉都以其独特的魅力,征服了无数人的味蕾,成为餐桌上永恒的经典。
在黄冈当地,东坡肉的价格因餐厅档次、食材品质以及制作工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。在诸如大东方酒楼、艾美家酒店等知名餐厅,一份精致的东坡肉,价格大致在 68 元至 128 元之间。这些餐厅的东坡肉,选材严格,多选用当地优质的黑毛土猪五花肉,搭配精心调制的酱料,由经验丰富的大厨按照传统工艺烹制,无论是口感还是品质,都堪称上乘,是宴请宾客、家庭聚餐时的绝佳选择。
若是选择街边的一些小饭馆、家常菜馆,一份东坡肉的价格则相对亲民,通常在 38 元至 68 元左右。虽然价格较为实惠,但店家也毫不含糊,在保证食材新鲜的基础上,遵循传统做法,力求还原东坡肉的原汁原味,让食客们花小钱也能品尝到大名鼎鼎的东坡肉,感受黄冈美食的魅力。
对于那些想要将这一美味带回家分享给亲朋好友,或是作为伴手礼馈赠他人的游客来说,线上购买礼盒装的东坡肉也是个不错的选择。像黄冈张大厨食品有限公司推出的东坡肉礼盒,每盒包含两罐精心包装的东坡肉,采用高温杀菌技术保鲜,不含防腐剂和其他添加剂,可保质 9 个月,售价为 188 元。礼盒内还附赠一本小册子,详细介绍东坡肉的烹调方法、典故以及东坡诗词,让收礼者既能品尝美味,又能了解其背后深厚的文化内涵,可谓是诚意满满,物超所值。无论是在黄冈当地大快朵颐,还是将这份美味远寄他乡,东坡肉都以其多样的价格选择,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,让更多人能够领略到这道千古名菜的独特魅力。
尽管东坡肉美味至极,但因其主要食材为五花肉,脂肪与热量含量颇高,食用时需稍加留意。过量食用容易导致热量摄入过剩,多余脂肪在体内堆积,进而引发肥胖,而肥胖又易诱发诸多健康问题,如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等。对于高血压、高血脂患者而言,东坡肉中的高脂肪成分可能会使血脂进一步升高,加重血管负担,不利于血压的稳定控制,因此应慎食。此外,脾胃虚弱、肠胃虚寒之人,过多食用东坡肉容易出现消化不良、腹胀、腹痛等不适症状,因为其较为肥腻,肠胃需耗费更多精力去消化吸收。
为了既能品尝东坡肉的美味,又能保障身体健康,建议食用时合理控制食量,遵循 “浅尝辄止” 的原则,每次食用量不宜过多。同时,搭配一些新鲜的蔬菜、水果,如西兰花、菠菜、苹果、橙子等,这些富含维生素、膳食纤维的果蔬,既能解腻,又能促进肠胃蠕动,帮助消化吸收,中和东坡肉的油腻感,使饮食更加均衡健康。正如古人云:“饮食有节,起居有常。” 在享受东坡肉这一美食馈赠时,不忘关注自身健康,方能让这千年美味在岁月长河中持续绽放光彩,为生活增添更多美好滋味。
东坡肉,不仅仅是一道美食,它更是黄冈文化的重要载体,承载着千百年的历史与人文情怀。它见证了苏轼在黄州的那段峥嵘岁月,他于逆境中不屈不挠,从生活琐碎里发现美好,以乐观豁达之态面对人生起伏,将一腔才情融入日常烟火,化作这道传世佳肴。这份精神,通过东坡肉代代相传,成为黄冈人民心中的精神坐标,激励着后人在困境中坚守,在平凡中追求不凡。
如今,东坡肉已然成为黄冈城市的一张亮丽名片,为提升城市形象、促进文旅融合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。每年慕名而来的游客,在品味东坡肉的美味之余,也被黄冈深厚的东坡文化所吸引,纷纷前往东坡赤壁、遗爱湖公园等与苏轼相关的景点打卡留念,探寻东坡足迹,感受古韵今风交织的独特魅力。在各类文化节庆活动中,东坡肉更是当仁不让的主角,东坡美食文化节上,它以独特风味汇聚人气,展示着黄冈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;东坡庙会中,它香气四溢,与民俗表演、传统手工艺品相得益彰,让古老的庙会焕发出新的活力。
为了让东坡肉这一传统美食更好地传承与发展,黄冈市政府、餐饮界以及社会各界齐心协力,共同努力。政府加大对东坡肉制作技艺传承人的扶持力度,鼓励他们开展技艺培训,让古老的烹饪技艺后继有人;餐饮企业推陈出新,在保留传统风味的基础上,结合现代健康理念,研发新的东坡肉菜品,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;学校、社区也积极开展东坡文化普及活动,让更多年轻人了解东坡肉背后的故事,培养他们对本土文化的热爱。
展望未来,随着黄冈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,东坡肉必将带着千年的文化底蕴,走向更广阔的天地,让更多人领略到黄冈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,让东坡遗韵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,成为中华美食文化长河中一颗永恒璀璨的明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