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冈四祖寺风景区攻略

2025-02-25

一、引言

在尘世的喧嚣中,总有一些地方宛如世外桃源,能让心灵得到片刻的宁静与慰藉。黄冈市的四祖寺风景区,便是这样一处充满神秘与宁静的胜地。踏入这片净土,微风轻拂,带来淡淡的香火气息,仿若尘世的纷扰都被隔绝在外。寺庙的建筑错落有致,飞檐斗拱在岁月的洗礼下,散发着古朴的韵味。在这里,你能听到悠悠的钟声,看到虔诚的信徒,感受到历史与文化的交融,让人不禁想要深入探寻它的每一处角落,了解它背后的故事。

二、地理位置

四祖寺风景区位于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大河镇双峰山麓,距黄梅县城约 15 公里 ,约 30 分钟车程。这里交通十分便利,是京(北京)九(香港九龙)铁路与合(合肥)九(九江)铁路的交汇点,到达黄梅站的火车班次较多;另外,也是沪(上海)蓉(成都)高速经过的地方。如果您选择自驾,从黄梅县城出发,西行二十华里,便能轻松抵达双峰山脚下。倘若您乘坐公共交通,可先到达黄梅县城,再转乘前往四祖寺的专线车或打车前往。便利的交通,让您无论来自何方,都能顺利踏上这片充满禅意的土地,开启一场心灵的修行之旅。

三、历史渊源

(一)初创时期

四祖寺的历史可追溯到唐武德七年(公元 624 年) ,距今已有 1300 多年,是中国禅宗第一所寺院。它的创立者是四祖道信禅师。道信禅师俗姓司马,世居河内,后迁蕲州广济。他 12 岁时投司空山僧璨禅师求解脱法门,言下大悟,从此踏上了修行之路,胁不至席长达六十年。21 岁时,道信禅师于江西吉安受戒修学,不断精进自己的佛法修为。三年后,他听闻璨和尚遍游江右归来,便回到司空山侍奉,并得到了衣钵传承,成为中国禅宗第四祖。

道信禅师在禅宗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,他提出了 “择地开居,营宇立象” 的理念,主张建立固定的传授禅法的道场,这一举措彻底改变了自达摩祖师以来禅宗居无定所、行无定处的游化局面。在唐武德七年,蕲州道俗诚邀道信禅师至黄梅造寺,他一眼便看中了双峰山的好泉石,于是在此扎根,一住便是近三十年。在这里,道信禅师广开禅门,聚集了五百徒众,倡导自耕自足,以勤坐为本的修行方式。他还著有《菩萨戒本》一卷,用以传戒法;撰写《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》,教导众人修习一行三昧以明心地。他将农禅相结合,强调行证并重,禅戒合一,融摄止观等一切法门,使蕲州双峰成为了禅宗的重要修行之地,培养出了众多杰出的弟子,如承其衣钵的五祖弘忍,开创了东山法门,法妙人尊;荆州法显,受 “出要之方,降心之术”;衡岳善伏,得 “入道安心” 之法 ;荆州玄爽 “亟发幽微,唯存摄念,长坐不卧,系念在前”;牛头法融,则悟 “百千法门,同归方寸,河沙妙德,总在心源” 之旨;新罗法朗,秉法东归,开海东禅道之滥觞。四祖及其六大神足,不仅推动了神州禅门法运的发展,新罗法朗更是成为海东禅道的奠基人,四祖寺也因此声名远扬,成为当时佛教禅宗的重要中心,吸引着各地的修行者前来求法问道。

(二)发展变迁

在历史的长河中,四祖寺历经风雨,多次遭受破坏又不断重建。明正德、万历年间,四祖寺得到了大规模的重建,寺庙的建筑规模和影响力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。当时,寺庙的建筑风格融合了传统的佛教建筑元素和当地的文化特色,飞檐斗拱,雕梁画栋,气势恢宏。寺内的殿堂楼阁错落有致,供奉着众多的佛像和佛教经典,吸引了众多信徒和游客前来朝拜和参观。

然而,清咸丰四年(1855 年)冬,四祖寺不幸毁于兵燹,昔日的辉煌瞬间化为乌有,只留下一片残垣断壁,让人扼腕叹息。此后,虽在光绪年间进行了复修,但由于种种原因,寺庙的规模和影响力已大不如前。到了后来,四祖寺再次遭受破坏,仅存三间祖殿与古柏数株,曾经的禅宗圣地变得破败不堪,让人倍感凄凉。

直到 1995 年 12 月,本焕长老担起重兴四祖寺的大业。本焕长老不辞辛劳,四处奔走,筹集资金,历经五载,建成殿堂楼阁 200 余间。他亲自参与寺庙的规划和建设,力求恢复四祖寺的昔日辉煌。在他的努力下,四祖寺的主体建筑如天王殿、大佛殿、祖师殿、地藏殿、观音殿等相继重建,这些建筑采用了传统的建筑工艺和材料,保留了古色古香的韵味。门窗梁柱上的雕梁画栋,巧夺天工,展现了高超的艺术水平。殿内新塑的佛像法像庄严,栩栩如生,让人不禁心生敬畏。2003 年 9 月 12 日,本老功成身退,净慧大和尚继任方丈。净慧大和尚誓以重振四祖禅风为任,倡导生活禅法,加强僧制建设,继办《正觉》期刊,举行以禅修为主旨的四众共修法会及禅文化夏令营等活动,吸引了众多信徒和游客前来参与。他还进一步整治寺院周边环境,使四祖寺的面貌焕然一新。如今,寺前停车场、“慈云之塔” 石牌坊、传法洞、寺院至毗卢塔及传法洞朝圣台阶等工程相继竣工,千古禅刹,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,成为了人们心灵的栖息之所 。

四、特色景观

(一)建筑特色

四祖寺的建筑风格独具特色,整个古寺建筑群依山顺势,由上中下三大部分组成,结构布局规范,层次分明。殿堂楼阁盘垣交错,层层叠叠,古色古香,仿佛一幅古朴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。

走进四祖寺,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天王殿,它庄严肃穆,殿内供奉着弥勒佛和四大天王的塑像。弥勒佛笑容可掬,仿佛在欢迎着每一位前来的游客,让人感受到一种温暖与祥和;四大天王则威风凛凛,他们手中的法器各不相同,寓意着风调雨顺,护佑着这片土地和人们。再往前走,便是大佛殿,这是寺内的主体建筑之一,宏伟壮观。殿内供奉着高大的佛像,法相庄严,让人不禁心生敬畏之情。佛像的雕刻工艺精湛,线条流畅,每一处细节都展现出古人的高超技艺和对佛教的虔诚之心 。

祖师殿也是四祖寺的重要建筑之一,它是为了纪念禅宗四祖道信禅师而建。殿内供奉着道信禅师的塑像,他面容慈祥,目光深邃,仿佛在诉说着禅宗的智慧和传承。殿内的墙壁上绘有精美的壁画,这些壁画生动地描绘了道信禅师的生平事迹和禅宗的发展历程,让人们在欣赏艺术之美的同时,也能深入了解禅宗文化的内涵 。

此外,寺内还有地藏殿、观音殿等建筑,每一座殿堂都有着独特的风格和意义。地藏殿内供奉着地藏菩萨,他以 “地狱不空,誓不成佛” 的大愿而闻名,让人们感受到了佛教的慈悲与担当;观音殿内供奉着观音菩萨,她是慈悲和救苦救难的象征,许多信徒前来祈求平安和福祉 。这些建筑不仅是佛教信仰的象征,更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瑰宝,它们的飞檐斗拱、雕梁画栋,无不展现出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。

(二)历史文物

四祖寺不仅建筑风格独特,还保存着众多珍贵的历史文物,这些文物见证了四祖寺的兴衰变迁,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。

毗卢塔,又名慈云塔、真身塔,建于唐永徽二年(公元 651 年) ,是四祖寺遗存年代最早、保护最完整、艺术价值最高的古建筑之一。它是一座方形单层仿木结构砖塔,面阔 10 米,进深 9.5 米,高 11.34 米。塔的体态稳重,气势轩昂,双层须弥座上雕刻着粗线条的莲瓣花饰,虽然历经岁月的洗礼,但依然清晰可见,展现出古人精湛的雕刻技艺。塔身东、西、南三面砌筑高大敞开的弧门,游人可由此入塔。斗拱、塔檐等全为砖砌,四面墙头的砖上,雕刻有诸佛的法号,这些法号字体工整,线条流畅,体现了唐代佛教文化的繁荣。塔顶为四注式,上置覆莲宝珠刹,在阳光的照耀下,闪烁着神秘的光芒。塔内供奉着禅宗四祖道信的遗物,道信圆寂于此,因此毗卢塔对于禅宗信徒来说,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。

众生塔,又名鲁班塔、鲁班亭,建于北宋哲宗元符二年(1099 年) 。塔基平面为正六边形,边长 3 米,是一座六角单檐攒尖顶仿木构石塔,莲钵宝珠塔刹,高 6.7 米。塔身五面隔有石墙壁,中嵌钱纹格眼窗,南面为正门。塔室中有椭圆形球状小石塔,高 2.25 米,下设六面体须弥座,束腰部各面刻有动物图案,造型生动,栩栩如生。这些动物图案包括狮子、老虎、大象等,它们不仅具有装饰作用,还蕴含着深刻的佛教寓意。北面外壁下部的陡石板上刻有塔志,记载了众生塔的建造历史和相关信息,为研究宋代佛教建筑和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。

衣钵塔,建于宋代,通高 3.17 米。四边形塔基,六角形须弥座,宝珠塔刹。塔身刻有象、狮子、葵花、荷花等图案,这些图案寓意深刻,象征着佛教的智慧、力量和纯洁。象代表着力量和智慧,狮子象征着勇猛和无畏,葵花寓意着光明和希望,荷花则代表着纯洁和清净。衣钵塔是禅宗传承的重要象征,它见证了禅宗的发展和传承,对于研究禅宗历史具有重要的价值 。

除了这些佛塔,四祖寺还有灵润桥、四祖殿、蕉云阁及多方摩崖石刻等历史文物。灵润桥亦称花桥,俗称过路亭,位于黄梅县四祖寺破额山出水口的石鱼矶上,元至正十年(公元 1350 年)由四祖寺住持祖意禅师募缘修建而成。此桥为单孔纵列发券,拱宽 7.35 米,拱高 5.30 米,桥梁石、拱石、券脱石等条石砌成,两侧平铺十八层桥石。石桥面宽 6 米,南北纵向长 15 米,上建廊式长轩,两端设高大的五花山门。桥上建有廊屋 5 间,抬梁式构架,廊屋两端为砖砌八字牌楼门,墙壁斗栱间绘有各种花鸟图案,南面门楣上书写 “花桥” 二字。灵润桥不仅是一座实用的桥梁,更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,它的建筑风格独特,融合了佛教文化和当地的建筑特色,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 。

四祖殿是为了纪念禅宗四祖道信而建,殿内供奉着道信禅师的塑像,以及他的生平事迹和禅宗思想的介绍。蕉云阁则是一座古老的楼阁,它的建筑风格典雅,阁内收藏着许多珍贵的佛教经典和文物。摩崖石刻位于灵润桥下方的石矶上,这里岩面宽广,平坦光洁,色褐如油,历代游人在此留下了许多题咏石刻。正草行隶,唱物寓情,神韵高远,与桥争辉。其时代跨越自中唐至清咸丰,最大的单字 1 米,最长的诗咏是七律,总数 30 余幅,面积达 800 平方米,堪称鄂地最大的古石刻群。其中以唐代书法家柳公权书 “碧玉流” 石刻和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 “破额山前碧玉流” 诗刻最为珍贵 。这些摩崖石刻不仅具有艺术价值,还为研究古代文学、书法和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。

(三)自然景观

四祖寺的自然景观同样令人陶醉,寺庙东南北三面青松翠竹环抱,流水潺潺,风景如画,清静幽雅,宛如世外桃源。

走进四祖寺,仿佛置身于一片绿色的海洋之中。青松翠柏高大挺拔,它们四季常青,仿佛是寺庙的忠实守护者。翠竹修长纤细,在微风中轻轻摇曳,发出沙沙的声响,仿佛在演奏着一首美妙的乐章。漫步在寺内的小径上,呼吸着清新的空气,感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,让人的心灵得到了极大的放松 。

寺前的小溪清澈见底,溪水潺潺流淌,水中的鱼儿自由自在地游弋着。溪边的花草树木倒映在水中,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。沿着小溪前行,还可以看到一些瀑布和深潭,瀑布从高处倾泻而下,水花四溅,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,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磅礴力量;深潭的水碧绿如玉,深不见底,仿佛隐藏着无尽的神秘 。

四祖寺周边的山峰连绵起伏,景色秀丽。其中,双峰山是四祖寺的标志性山峰,它海拔 599.8 米,因双峰对峙而得名。登上双峰山,可以俯瞰整个四祖寺风景区的美景,远处的山峦、田野、村庄尽收眼底,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雄伟和壮丽。在山顶上,还可以看到一些古老的寺庙和道观,它们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,形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 。

此外,四祖寺周边还有许多其他的自然景观,如传法洞、夹木石、石矶鱼等。传法洞是禅宗四祖道信传法的地方,洞内清幽宁静,仿佛还能感受到当年道信禅师传法时的庄严氛围;夹木石是一块奇特的石头,它中间夹着一根木头,历经多年而不腐烂,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;石矶鱼则是一种生长在石矶上的鱼类,它们肉质鲜美,是当地的特色美食之一 。这些自然景观各具特色,为四祖寺增添了无穷的魅力,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和探索 。

五、适合人群

(一)佛教信徒

对于佛教信徒而言,四祖寺无疑是一处充满神圣与庄严的朝圣地。作为禅宗祖庭,它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。道信禅师在此开创的修行方式和禅法思想,对后世禅宗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信徒们来到这里,不仅可以瞻仰祖师的遗迹,如毗卢塔中供奉的道信禅师遗物,还能在寺内的殿堂中虔诚礼拜,感受浓厚的佛教氛围。在大雄宝殿中,听着悠扬的梵音,看着信徒们专注的神情,仿佛能与佛法的智慧产生共鸣。参与寺内的早晚课诵,与僧人们一同诵经、祈福,更能让信徒们在修行的道路上获得心灵的慰藉和指引 。

(二)历史文化爱好者

历史文化爱好者来到四祖寺,仿佛置身于一座历史的宝库之中。寺内保存的众多历史文物,如唐代的毗卢塔、宋代的众生塔和衣钵塔等,都是珍贵的历史遗迹。这些佛塔的建筑风格独特,雕刻工艺精湛,每一处细节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。通过观察塔身上的雕刻图案、文字记载,爱好者们可以了解到不同朝代的佛教文化、艺术风格以及社会背景。灵润桥和摩崖石刻也是不可错过的文化瑰宝。灵润桥的建筑结构精巧,桥上的廊屋和花鸟图案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;摩崖石刻上的诗词、题记,更是反映了历代文人墨客对四祖寺的敬仰之情,以及他们对禅宗文化的理解和感悟。漫步在寺内,欣赏着这些历史文物,仿佛穿越时空,与古人进行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。

(三)自然风光爱好者

自然风光爱好者在四祖寺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天地。这里的山水相依,景色宜人。寺庙周围的青松翠竹,四季常青,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。沿着山间小径漫步,呼吸着清新的空气,听着鸟儿的歌唱,仿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。寺前的小溪清澈见底,溪水潺潺流淌,溪边的花草树木倒映在水中,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。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,来到溪边,坐在石头上,静静地欣赏着这一切,感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,身心都能得到极大的放松。登上双峰山,俯瞰整个四祖寺风景区,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,田野一片葱绿,村庄错落有致,让人心旷神怡,陶醉在这大自然的美景之中 。

六、游玩注意事项

(一)开放时间和门票

四祖寺目前开放时间为全天,且门票免费。不过,寺庙的开放时间可能会因特殊的宗教活动、节假日或天气等因素有所调整,建议大家在前往之前,通过官方网站或电话咨询确认一下开放时间,以免白跑一趟。在一些特殊的节日,如佛诞日、观音菩萨纪念日等,寺庙可能会举行盛大的法会,届时游客较多,需要提前安排好行程,注意人身安全和财物安全。

(二)游览路线

一条合理的游览路线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参观四祖寺景区,充分领略其魅力。进入景区后,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灵润桥,这座古老的石桥历史悠久,建筑风格独特,桥上的廊屋和花鸟图案精美绝伦,桥下还有珍贵的摩崖石刻,值得驻足欣赏。接着来到天王殿,感受其庄严肃穆的氛围,殿内供奉的弥勒佛和四大天王塑像,让人不禁心生敬畏。随后依次参观大佛殿、祖师殿、地藏殿、观音殿等主要殿堂,每个殿堂都有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,可以深入了解佛教文化和禅宗历史。从祖师殿出来后,沿着山间小径前往毗卢塔,这座唐代的砖塔是四祖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,它不仅是禅宗四祖道信的墓塔,也是研究唐代佛教建筑的重要实物资料。在毗卢塔附近,还可以参观众生塔和衣钵塔,它们同样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。如果体力允许,还可以前往传法洞,这里是道信禅师传法的地方,洞内清幽宁静,仿佛能感受到当年传法时的庄严氛围。最后,来到芦花庵,这是四祖寺的分院,环境优美,是女众修行的场所,可以在这里感受不一样的宁静与祥和 。

(三)文明参观

在参观四祖寺时,一定要尊重宗教信仰和文化习俗。寺庙是一个神圣的地方,进入寺庙后,要保持安静,不要大声喧哗,以免打扰到僧人和信徒的修行。不要触摸文物和佛像,这些文物和佛像都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,需要我们共同保护。在拍照时,也要注意不要使用闪光灯,以免对文物造成损害。同时,要爱护寺庙的环境,不乱扔垃圾,保持寺庙的整洁和美观。如果想在寺庙内品尝斋饭,要遵守斋堂的规定,文明用餐,不要浪费食物 。

七、总结

黄冈市四祖寺风景区,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的禅宗祖庭,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,散发着独特的魅力。它的历史,是一部波澜壮阔的佛教文化传承史,见证了禅宗的发展与兴盛;它的建筑,古朴典雅,每一处细节都蕴含着古人的智慧与匠心;它的文物,珍贵而稀少,是历史的见证者,诉说着岁月的故事;它的自然风光,如诗如画,让人流连忘返。无论是佛教信徒、历史文化爱好者,还是自然风光爱好者,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心灵归宿。

如果你渴望一场心灵的洗礼,一次与历史的对话,或是一段亲近自然的旅程,那么黄冈市四祖寺风景区绝对是你的不二之选。在这里,你可以放下尘世的纷扰,静下心来,感受禅宗文化的博大精深,领略自然风光的宁静美好。让我们一起走进四祖寺风景区,开启一场难忘的心灵之旅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