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opyright © 湖北黄冈旅游景点特色美食网 沪ICP备2024074473号
2024-12-30
在湖北黄冈这片灵秀之地,英山茶叶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,熠熠生辉。它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底蕴,历经岁月雕琢,凭借独特精湛的制作工艺,孕育出令人陶醉的绝佳风味,成为茶中珍品,备受茶客青睐。接下来,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英山茶叶的世界,探寻它的前世今生,品味其独特魅力。
英山茶叶的历史,宛如一部厚重的古籍,在岁月长河中徐徐展开。早在唐代,英山所产的 “团黄” 茶便声名远扬,与安徽的 “黄芽” 等并称 “淮南三茗”,作为珍品进贡京都长安,备受皇室青睐。自此,英山茶叶开启了它的辉煌篇章,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了深刻印记。
然而,前行之路并非一帆风顺。自唐以后,英山地区屡遭战乱,兵燹之灾频繁,致使人口大量流失,曾经辉煌的茶工艺也逐渐失传,到清末时,“团黄” 茶的制作工艺已然无人知晓,令人惋惜不已。
直至新中国成立,英山茶叶迎来了转机。解放初期,虽茶园面积仅有 1500 亩,且茶叶多为农户自种自用,制作工艺简单、品种单一,但这颗希望的种子已经种下。此后,历届县委、县政府深刻认识到茶产业的潜力,齐心协力,将茶业从副业逐步培育成支柱产业。
上世纪九十年代,是英山茶叶发展的关键时期。茶叶速生丰产茶园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推广,无性系栽培技术被大力引进,“天堂云雾” 等系列知名品牌相继创立,“中国英山茶叶节” 应运而生,湖北绿蕊茶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也顺利创建。这些标志性成果,如同璀璨星辰,照亮了英山茶叶产业化的前行之路,标志着英山茶产业日臻成熟,逐步走向辉煌。
进入新世纪,英山茶叶更是一路高歌猛进。县委、县政府持续发力,大力创建特色产业主阵地,全力推进中国茶叶大县建设。如今,英山已荣获 “中国茶叶之乡”“中国绿茶(名茶)之乡”“全国重点产茶县”“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” 等诸多殊荣,茶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,成为当之无愧的茶业强县。
英山茶叶的制作工艺,犹如一场精细的艺术表演,每一个步骤都饱含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,环环相扣,共同演绎出茶叶的醇厚韵味。
采摘,作为这场表演的开场,极具讲究。茶农们需在云雾缭绕的清晨,趁茶叶鲜嫩、饱含汁液之时,精准地采摘下芽叶。采摘时,手法轻柔且迅速,确保茶叶不受损伤,如同呵护襁褓中的婴儿。只有这样精心采摘的茶叶,才能为后续的制作奠定坚实基础,成就英山茶叶的高品质。
采回的鲜叶,随即进入摊青环节。薄摊于簸箕之上,每隔 1 - 2 小时轻轻簸动,让茶叶自然呼吸、失水,如同沉睡中的精灵慢慢苏醒。摊放时间严格控制在 6 小时以内,鲜叶失重达 15 - 20%,为后续的蜕变积蓄能量。
杀青,无疑是这场表演的关键高潮。每锅精准投入 150 - 200 克鲜叶,依据天气状况灵活调整投叶量,雨水和露水叶少投,晴天叶多投。投叶锅温迅速升至 100 - 110℃,先以抖炒激发茶叶活力,后抖闷结合,使茶叶均匀受热。2 - 3 分钟后,锅温巧妙降至 80℃,转为全抖炒,再过 1 - 2 分钟,锅温稳定在 70 - 60℃,全程 6 - 7 分钟,杀青叶减重约 35%,含水量达 60% 左右。杀青过程中,制茶师傅手法娴熟,力度轻柔,时刻留意理直茶条,确保茶叶在高温的洗礼下,酶活性瞬间停止,保留最纯粹的香气与口感。
杀青叶经半小时摊凉,稍作休憩,便迎来炒二青环节。此时锅温调至 90℃,投叶后以抖炒为主,待茶条无粘手感,温度降至 80℃、70℃时,制茶师傅轻轻抓起茶条,合掌如呵护珍宝般朝一个方向搓揉,边搓边让茶条散落锅中,反复数次,芽体的茸毛如雪花般散开,至茶条略有刺手感,便可起锅摊凉。这一过程约 8 分钟,二青叶减重 30% 左右,含水量约 44%,茶叶的外形在师傅的揉搓下逐渐成型,香气愈发浓郁。
炒三青紧随其后,每锅投入 1 - 2 锅二青叶,锅温 70℃开启,先闷炒锁住茶叶香气,后抖炒使其受热均匀,期间不忘理直茶条。当茶条完全失去粘性,锅温降至 50℃,师傅凭借精湛技艺开始提毫,白毫在锅中翻腾,如冬日初雪般渐渐显露,直至达到理想状态,起锅摊凉,全程 7 - 8 分钟,茶叶的色香味在此刻完美融合。
烘干环节,采用专用烘笼或烘干机,分初烘、复烘、足干三次精细操作,逐步去除茶叶多余水分,直至含水量严格控制在 6.5% 以内,如同为茶叶穿上一层防潮的铠甲,确保品质稳定持久。
最后,精选登场,通过风选等方式,如同严苛的考官筛选人才,剔除茶叶中的灰、片、末等杂质,只留下条索紧细、色泽嫩绿、清香宜人、滋味鲜醇的精品英山茶叶,等待着与茶客们的相遇。
英山茶叶,外形条索紧细,宛如少女的柳眉,色泽嫩绿,仿若春日新抽的嫩芽,泛着温润的光泽,白毫满披,恰似霜雪初降,尽显灵动之美。
取适量茶叶投入透明玻璃杯中,注入沸水,刹那间,一场视觉与嗅觉的盛宴拉开帷幕。热气裹挟着缕缕清香袅袅升腾,初闻,是高山云雾间的清幽花香,如漫步春日花海;再嗅,又有嫩栗的甜香,仿若置身秋日栗林,馥郁芬芳,令人沉醉。
此时,茶汤色泽嫩绿明亮,宛如山间清澈的一泓春水,透过茶汤,可见叶片徐徐舒展,似绿衣仙子翩翩起舞。轻啜一口,滋味鲜醇爽口,先是舌尖触碰到的一抹鲜爽,如同朝露滑落舌尖,继而回甘悠长,如悠扬乐章在口腔内缓缓奏响,唇齿留香,韵味无穷,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与匠人的完美协作,造就如此人间至味。
英山茶叶价格,宛如一幅多彩画卷,因等级、包装、时节等因素而各有千秋,满足着不同消费者的多元需求。
从茶叶等级来看,普通级茶叶恰似质朴的邻家少年,价格亲民,每斤约 50 - 150 元,虽外形与香气稍显质朴,但滋味依旧醇和,是日常品饮的实惠之选;一级茶叶如同初露锋芒的青年才俊,价格居中,每斤在 150 - 300 元,外形更为匀整,香气清幽,滋味爽口,备受茶客日常喜爱;特级茶叶仿若优雅的贵族,制作工艺精细如微雕艺术,每斤 300 - 800 元不等,外形条索紧细,色泽嫩绿油润,香气馥郁持久,滋味鲜醇回甘,尽显英山茶叶的顶级韵味。
包装方面,简易袋装如同素颜的佳人,成本低廉,价格实惠,多为自用型消费者青睐,每袋(半斤或一斤装)30 - 100 元;普通纸盒装恰似简约的白领,兼具美观与实用性,价格适中,常用于礼品馈赠或日常待客,每盒(100 - 200 克)50 - 200 元;高档礼盒装则如盛装的贵妇,设计精美华丽,材质上乘,配以高档茶叶,价格不菲,是商务送礼、节日贺礼的上乘之选,每盒(100 - 250 克)200 - 1000 元不等。
时节因素亦对价格有着显著影响。明前茶,宛如春日初绽的第一缕新芽,受虫害侵扰少,芽叶细嫩,富含氨基酸与维生素,品质超凡,量少而珍稀,价格高昂,每斤 800 - 2000 元,是茶客们竞相追逐的茶中珍品;雨前茶次之,如同仲春蓬勃生长的精灵,虽稍逊明前茶一筹,但滋味醇厚,性价比颇高,每斤 300 - 800 元,深受大众喜爱;谷雨之后的茶叶,随着时间推移,价格逐渐亲民,每斤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,口感虽不及前两者细腻,但韵味犹存,同样能满足日常茶饮需求。
英山茶叶虽好,但饮用时也有一些忌口事项需留意。
首先,不宜空腹饮茶。空腹时,茶叶中的咖啡碱等成分易刺激肠胃,引发肠胃不适,出现胃脘疼痛、恶心等症状,建议在饭后半小时左右饮茶为宜。
其次,忌饮浓茶。浓茶中咖啡碱、茶多酚含量过高,长期大量饮用,可能影响睡眠质量,导致入睡困难、多梦易醒,还会增加心脏与肾脏负担,引发心慌、尿频等不适,日常以清淡适度饮茶为佳。
再者,茶叶与肉类、海鲜不宜同食。茶叶中的鞣酸会与肉类中的蛋白质结合,生成不易消化的物质,可能导致便秘;与海鲜同食,不仅影响蛋白质吸收,还可能引发胃肠不适,出现腹痛、腹泻等症状,食用此类食物后,建议间隔 1 - 2 小时再饮茶。
另外,酒后忌饮茶。酒精使心跳加速、血液循环加快,茶叶同样具有兴奋心脏的作用,二者同时作用,会加重心脏负荷,对心脏健康不利,酒后至少间隔 3 - 4 小时方可饮茶。
最后,服药期间莫饮茶。茶叶中的鞣酸、茶碱等成分会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,影响药效发挥,甚至可能产生有害物质,无论服用何种药物,服药前后 1 - 2 小时内请勿饮茶。
了解这些饮用须知,能让我们在品味英山茶叶醇香的同时,更好地呵护身体健康,尽情享受这大自然馈赠的茶饮佳品。
英山茶叶,承载着黄冈英山的历史与文化,历经岁月洗礼,凭借独特工艺,孕育出令人陶醉的风味。它不仅是一杯茶,更是一种生活态度,一份对自然与传统的敬意。无论你是忙碌的上班族,还是悠闲的退休人士,在闲暇时光,泡上一杯英山茶叶,品味那鲜醇回甘,感受身心的舒缓与放松,让这缕茶香带你领略英山的山水风情,探寻茶中蕴含的无尽韵味,开启一场属于你的茶香之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