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冈七里坪革命遗址遗迹群打卡攻略

2025-01-03

一、走进七里坪:大别山麓的红色明珠

在湖北黄冈红安县的北部,大别山南麓,有一座历史文化名镇 —— 七里坪镇。这里山川秀丽,人文荟萃,承载着厚重的革命记忆,是著名的黄麻起义策源地,也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。七里坪革命遗址遗迹群,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,镶嵌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,见证了那段波澜壮阔、激情燃烧的岁月。

七里坪镇的历史源远流长,岁月的长河在此留下了诸多痕迹。它始建于元末明初,明清时期逐渐成为黄安(今红安)北部的重要集镇。这里地理位置优越,地处大别山南麓的交通要道,商贾往来频繁,经济繁荣一时。然而,真正让七里坪声名远扬的,是它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卓越地位。

20 世纪初,中国社会风雨飘摇,革命的火种在华夏大地悄然蔓延。七里坪,这片充满热血与激情的土地,迅速成为革命的热土。1924 年,共产党组织在此建立,犹如一颗星星之火,点燃了当地人民心中追求自由与解放的火焰。此后,七里坪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,积极投身革命斗争,为推翻旧世界、建立新中国,付出了巨大的牺牲,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

二、峥嵘岁月:七里坪的革命历史

1927 年,蒋介石悍然发动 “四一二” 反革命政变,白色恐怖笼罩全国,革命形势急转直下。然而,七里坪人民没有被吓倒,反而更加坚定了革命的决心。同年 9 月,黄安县委在七里坪文昌宫举行会议,传达中央 “八七” 会议精神,制订黄麻起义计划。11 月 3 日,鄂东特委召开会议,进行武装部署,并在文昌宫成立了黄麻起义总指挥部。11 月 13 日,这是一个值得永远铭记的日子,数以万计的起义农民云集在七里坪,举行誓师大会,他们手持土枪、大刀、长矛,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无畏。会后,起义军如猛虎般一举攻占了黄安县城,成立了黄安县农民革命政权,并建立了中国工农革命军鄂东军,为中国革命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,揭开了鄂豫皖地区武装斗争、土地革命和苏维埃政权建设的序幕。

黄麻起义后,七里坪成为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。在这片土地上,苏维埃政权蓬勃发展,人民群众踊跃参军参战,为保卫根据地、打击敌人,付出了巨大牺牲。1929 年,七里坪曾改名为 “列宁市”,1930 年秋,鄂豫皖边区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此召开,选举成立了苏维埃政府,七里坪作为根据地核心的地位愈发稳固。

1931 年 11 月 7 日,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时刻来临,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七里坪组成,总指挥徐向前,政治委员陈昌浩。红四方面军的成立,标志着七里坪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达到了新的高度,它成为了红军成长壮大的摇篮,为中国革命输送了源源不断的力量。此后,红四方面军南征北战,历经无数艰难险阻,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。在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里,七里坪人民倾尽全力,为红军提供物资、情报支持,许多家庭全家投身革命,父子、兄弟同上战场,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英雄赞歌。

三、红色瑰宝:遗址遗迹群特色亮点

七里坪革命遗址遗迹群现存革命旧址四十余处,犹如一部部鲜活的历史教科书,生动地展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。漫步在七里坪镇的街头巷尾,处处都能感受到浓郁的革命气息。长胜街,这条古老的街道,便是七里坪革命历史的见证者。它全长约 400 米,街道两旁店铺林立,保留着许多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。在革命战争年代,这里成为了黄安县苏维埃政府、革命法庭、工会、银行等重要机关的所在地,是七里坪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。如今,当您走在长胜街上,依然可以看到那些斑驳的墙壁、古老的门窗,仿佛在诉说着当年的故事。街边的店铺里,陈列着各种红色纪念品、革命史料,让人不禁驻足观看,沉浸在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里。

七里坪革命烈士纪念碑,坐落在镇后的观音阁山山顶上。它是 1994 年由开国少将秦光远为纪念该村牺牲的 55 名烈士而捐建的,于 2019 年由县政府重新修建。碑上镌刻着董必武手书的 “革命烈士永垂不朽” 八个大字,在阳光的照耀下,熠熠生辉。站在纪念碑前,仰望苍穹,一种庄严肃穆之情油然而生。“同村五十六人参加革命,只有一人生还” 的壮烈故事令人肃然起敬,该处被湖北红安干部学院(湖北省组织干部学院)设为 “三同” 教学点,每年都有大批党员干部群众到该处进行瞻仰缅怀,向革命先烈致以崇高的敬意,传承红色基因,汲取奋进力量。

列宁小学旧址,位于七里坪镇列宁小学内,这里曾是培养革命后备力量的摇篮。20 世纪二三十年代,大别山区有一批以革命导师 “列宁” 的名字命名的小学,七里坪的列宁小学便是其中之一。当时,尽管办学条件极为艰苦,老师们以黑炭当粉笔,学生用锅灰水当墨汁,教室是由祠堂改造而成,摆着几十个小板凳,没有桌子,一面黄色的 “黑板” 尤为引人注目,它由黄土刷制而成。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,列宁小学坚持少儿教育与成人教育并举,为革命孕育出源源不断的磅礴力量。学校开设了国语、算数、音乐、图画、体操等课程,还聘请过许多干部兼任教师,根据地的领导干部成仿吾、郭述申、吴焕先等就经常到校授课。学员从群众中来,受到思想启蒙后,又回到群众中去,像一颗颗 “火种” 播撒在大别山区。1929 年冬,学校开设了成人班,抽调青年农民积极分子入校学习,培养一两个月后,再回到县、乡苏维埃政府或赤卫队工作。同时,苏维埃政府还在列宁小学开设夜校,成立识字班、学习室等,对工农群众实行免费教育,为广大民众打开了一扇 “觉醒之门”。据当地有关部门统计,仅箭厂河列宁小学就先后毕业学生 500 多人,参加红军长征的有 80 多人,其中约 60 人担任了红军团级以上的干部。如今,列宁小学旧址已成为人们缅怀革命先辈、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场所,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奋发图强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。

四、出行小贴士:游玩注意事项全知道

七里坪革命遗址遗迹群是免费开放的,全年无休,随时欢迎着每一位前来追寻革命足迹的游客。如果您选择自驾前来,可沿 X304 行驶,后右转进入 S109 行驶,再右转即可抵达。从武汉出发,也有便捷的公共交通可供选择,红安汽车客运站早 7:00 至晚 6:00 有发往七里坪镇的公交,方便又实惠。

来到七里坪,当地的美食特产可不容错过。红安大布,质地柔软,纹理精美,是当地传统手工艺的结晶;老君眉茶,香气馥郁,滋味醇厚,品上一杯,唇齿留香;还有香脆可口的花生,是休闲时光的绝佳伴侣。美食方面,红安鸳鸯元宝、珍珠花菜、煨葫芦、绿豆粑等,一道道独具特色的鄂菜,定能满足您的味蕾,让您品尝到地道的红安风味。

在住宿上,七里坪及其周边有着多样的选择。经济型旅馆经济实惠,高档酒店舒适豪华,还有充满乡村风情的民宿,让您深入体验当地的生活气息。游玩之余,不妨带上一些当地特产,为亲朋好友送上一份来自红色圣地的礼物。

参观遗址遗迹群时,请大家务必保持文明参观。不触摸、破坏文物,不大声喧哗,让这些珍贵的历史遗迹得到应有的保护。同时,要遵守景区的各项规定,听从工作人员的指挥,共同维护良好的参观秩序,以便更好地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,传承红色基因,汲取奋进力量。

七里坪革命遗址遗迹群,承载着厚重的历史,散发着独特的魅力。在这里,您可以追寻革命先辈的足迹,感受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,接受红色文化的洗礼。无论您是历史爱好者、学生群体,还是想要寻找心灵触动的旅行者,七里坪都将给您留下一段难忘的回忆,期待您的到来,开启一场意义非凡的红色之旅。

五、追寻红色足迹,传承革命精神

七里坪革命遗址遗迹群,不仅仅是历史的见证者,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。在这里,我们看到了先辈们为了理想信念,不畏强敌、不惧牺牲的英勇身姿;看到了他们在艰苦环境下,坚韧不拔、团结奋斗的顽强意志;看到了他们对国家、对人民的无限忠诚与热爱。这些精神,穿越时空,历久弥新,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奋勇前行。

如今,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,享受着幸福生活,但绝不能忘记历史,忘记先辈们的付出与牺牲。七里坪,这片红色的土地,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缅怀先烈、汲取力量的精神家园。让我们走进七里坪,追寻红色足迹,传承革命精神,将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融入到日常生活与工作中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拼搏。无论时代如何变迁,红色基因永不褪色,革命精神永放光芒!期待着每一位热爱历史、追求精神升华的朋友,踏上这片红色热土,开启一场震撼心灵的红色之旅,在七里坪留下属于自己的深刻印记,共同续写新时代的红色篇章。